前瞻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全球新能源行业的中国沿海区域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3-09-01

1

夏威夷岛上,美国1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火灾刚刚扑灭,转眼间超级台风就袭向中国沿海。

这个夏天,极端天气越发肆虐。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后果,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加剧,人类社会全面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需求也愈发急迫。

在诸多手段中,发展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无疑是重中之重。截至2022年底,全球新增电力装机容量中可再生能源占比83%,帮助电力行业减少了约465百万吨CO2排放,其他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帮助减少了大约85百万吨CO2的排放,效果显著。

随之而来的,是沿海地区的新能源产业将被抬升到一个新的高位上。对于风力发电,沿海的海上风电具有功能密度较高、就近消纳、不占用土地资源等天然优势;对于光伏发电,海上光伏电站发电量较高。可以说,中国沿海区域新能源产业,将是新时代的最大风口。

紧追产业风口,把控市场脉络,8月29日,前瞻产业研究院隆重发布全球新能源行业的中国沿海区域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以下简称《报告》),对新能源产业现状、沿海地区新能源产业的前景以及值得关注的前沿技术进行前瞻性判断和分析。

《报告》以“‘3060’双碳背景与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国沿海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与挑战”“新能源产业技术突破方向分析”“沿海地区新能源发展实践与启示”四大章节,从宏观趋势到细分行业风口,深刻剖析了新能源产业现状。

《报告》显示,当前全国新能源产业供需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发电装机规模来看,截至2021年底,包括水力、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核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45.5%;2021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超过七成,新能源成为发电装机的主要增长力。

1

对此,沿海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海洋能资源潜力较大。

2

其中,风电是全球重点发展的能源,相较于陆地风电,海上风电更丰富。但由于设计局限,固定式海上风电场必须建在浅海区,而浅海空间有限,近八成的海上风力资源处于深海区域。浮动海上风电技术将支撑基础改为漂浮式,使得海上风电允许在海上几乎任何地方部署风力涡轮机,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风能潜力,是未来深远海上风电开发的主要技术。

3

不过,新能源电力供给与需求始终存在时间和空间错配问题,必须辅以大规模储能系统。对此,《报告》以前瞻性眼光,分析了当下最有潜力的长时储能前沿技术。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DonaldSadoway教授团队的Ambri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几乎零退化的液态金属电池,在测试中发现,经过十年的日常充放电后,这种电池仍能保持初始转化效率的85%(初始转化效率约为70%),因此适用于长时储能。

4

在总结与展望部分,《报告》认为,制造业升级、技术创新发展、跨地区联动、企业加速出海成为沿海地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思路,有望带动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专注为各细分行业做深入研究的智库机构,设立了32个细分市场调研事业部,持续研究超6600+细分领域,出品了上万份行研精品报告,发布了近百份行业白皮书。数十年来,前瞻产业研究院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高度专业的职业素养,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同,服务了2200+政府客户、24万+企业客户,成为中国产业研究咨询的领导品牌。

未来,前瞻产业研究院将持续深入对新能源领域的研究,期望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为行业从业者及参与者提供更多的真知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