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产业研究院陈立科受邀出席大型律所项目发布会,并进行专家分享

2025-08-28

8月28日,以“破界·重构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卓建创新业务孵化中心项目发布会在深圳国银金融中心大厦圆满举行。前瞻产业研究院创始人、董事长陈立科先生受邀出席,并以《律所为什么一定要懂产业懂趋势》为题展开分享,通过探讨律所面临的挑战、角色转变和未来发展趋势,引发行业对法律服务价值重构的深度思考。

1

新形势下,律所要具备产业洞察力

陈立科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客户正逐步减少对外部律师的服务需求;同时,市场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效率与更低成本的要求,而传统律所往往被定位为单纯的业务成本项,难以提供超预期的附加价值,生存空间日益遭受挤压。因此,律所只有主动响应客户需求转变,深度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运行逻辑、技术趋势与政策环境,才能真正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法律服务。

他强调,律师不要做成本律师,而要做战略军师,成为风险预见者、资源连接器和规则塑造者,推动交付模式从参考型、参谋型交付转向结果导向型交付,完美达成客户需求。

1

懂产业,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法律解决方案

陈立科认为,律所应密切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如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等等。这些新兴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法律服务需求,但由于其技术复杂性和创新型,传统法律知识往往难以直接适用。

律所应主动学习相关产业基本知识,包括产业的运作模式、上下游关系、政策法规环境等。通过深入了解产业,律师才能够与客户在相同的语境下交流,避免因知识隔阂导致的沟通障碍,从而实现场景共情。

会议上,陈立科以低空经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商为例,系统阐述如何通过产业洞察为其提供从研发试航、生产运营到生态拓展的全周期法律与战略服务,包括知识产权布局、合规体系搭建、数据合规设计、国际认证对接等关键环节,真正将法律融入产业核心流程,助力企业降低风险、加速上市、提升资本吸引力。

前瞻未来:从顾问到战略,咨询业的终极结合 

陈立科进一步表示,传统模式下,产业智库与律师事务所往往各自为战,智库输出产业报告但法律实务欠缺,律所长于纠纷解决却缺乏产业前瞻。这种“研-用分离”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客户在复杂产业环境中的系统性需求,必须打破单打独斗的传统,推动智库的洞察力与律所的执行力深度协同。

1

他提出,律所应逐步构建“产业智库型”服务能力,组建跨学科团队,发布行业白皮书,参与政策与标准制定,与前瞻产业研究院等智库单位等建立生态链接,从而从“事后解决型”服务转向“事前规划型”陪伴,成为客户真正的“外部战略合伙人”。

会上,前瞻产业研究与卓建律师事务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通过将前瞻的产业研究穿透力与卓建的实战服务能力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风险可量化、合规可嵌入、价值可创造”的新一代法律服务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构建合规护城河。

1

前瞻产业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首家“院士领衔+自研大数据”的民营智库,拥有超过1200名国际院士智库专家及560余名高级研究员,依托6大自研数据平台,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提供专业产业研究、规划、大数据及IPO咨询等服务,27年来,已成功服务超过22万家政府与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