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2025年11月22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受邀参与粮达网在深圳举办的 “智链・共赢 —— 粮达网合作伙伴大会暨数字农粮发展高峰论坛”。大会隆重举行了由粮达网牵头、前瞻产业研究院编纂的 “2026 中国粮食产业链发展研究”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立足国家战略,旨在通过系统性调研与分析,打造一份面向未来的 “粮食产业共赢战略导航图”,为行业主体把握政策机遇、锁定增长方向提供权威支撑。

会上,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刘珊源作为重要嘉宾发表了项目启动词。刘珊源表示此次研究将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发,紧密契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导向。前瞻产业研究院将立足当前我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占有量超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400公斤安全线)的产业基础,结合自身对农业领域的长期跟踪与数据积累,直面“结构性供需失衡、流通损耗偏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聚焦“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核心目标,探索通过产业链升级增强供给韧性,以应对全球粮食市场波动与国内消费升级双重需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梳理全球粮食产业变革趋势与国内实践案例,明确未来粮食产业将朝着体系化、集约化、科技化方向突破。刘珊源表示,这一突破需从三方面协同发力:既要推动从孤立环节转向“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协同,实现产后减损、绿色优储与品牌建设深度融合,也要构建“规模化生产主体+社会化服务”协同格局,借助财政引导与社会资本联动助力小农户融入现代化农业体系,更要以物联网、AI、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核心,实现生产端精准调控与供应链智能协同,降低流通成本与环境排放。

围绕上述发展方向与目标,前瞻产业研究院规划将从五大关键层面深度切入此次研究。首先以揭示贸易流通作为“产业链韧性核心杠杆”的作用为起点,聚焦区块链、大数据在粮贸领域的实践,挖掘跨区域、跨主体融合范式以释放系统价值,同时梳理贸易流通中的多级风险,探索流通环节增值收益精准回流种植端的路径,通过品牌溢价与优质优价机制稳固种植根基,更要提升全域调控与风险化解能力。

与此同时,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链条协同,作为 “2026 中国粮食产业链发展研究” 项目的核心智库与联合发起方,前瞻产业研究院特向行业各方发出共创邀请,诚邀种植主体、加工企业、仓储物流商、贸易平台、零售终端等全链条伙伴深度参与。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在北京成立,2002年总部坐落深圳,是一家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为特色优势的战略决策智库。目前已汇聚由1200余位国际院士和高级研究员构成的专业团队,坐拥6大自研大数据平台,持续研究监测超6600+细分产业,是国内唯一自主研发产业大数据并获得70多项发明专利及著作权的产业咨询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政府及科研机构提供涵盖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政策分析、产业招商、转型升级、行业地位证明、战略规划等全方位服务。
此次研究项目的启动,既是前瞻深耕农业领域的重要举措,也是行业协同共赢的新起点。未来,前瞻将持续发挥智库优势,联合粮达网与行业各方,以数据为桥、以创新为翼,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产业合作项目,共同构建高效、稳定、有韧性的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为夯实大国粮安根基、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